《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李庄中学 王德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2、通过导读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恐龙无处不在
一、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遗骸(hi) 蟾蜍(chnch) 褶皱(zhzhu)鸟臀目(tn) 两栖(x) 天衣无缝(fng)
2、解释下列词语
遗骸:遗体、遗骨。
漂移:漂浮的物体向某个方向移动。
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未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二、导入
1、作者介绍
阿莫西父(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2、解题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这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阅读时,可以在对比中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周密性。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讨论: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
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
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提示:课文主要写由南极恐龙化石引起的思考,为地质学的“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由课文第二4自然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地多”和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等关键语句也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而文章开篇的议论是作者通过对这一科学现象的说明而得出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