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6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执教:海安隆政中学 胡国林 226613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通过质疑,小组互动学习,大致了解本词的内容,体会具有生命力词句的思想感情。
2.借诵读感受词所描绘的景致和所抒发的感情
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学会使用本词中的词句,逐步提高在写作时运用古诗词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
2.背诵全文、运用名句。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教学时按照“读——品——背——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媒体设计
教师配乐朗读,播放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并演示该课文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设计
李白有一首《静夜思》,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生齐背)这是一首思乡诗,古诗词中有很多是的。现代还有歌一些也是表达思念之情,让我们先听一首歌(师播放并演示部分文稿)明确:这是王菲演唱的歌,它的歌名叫《但愿人长久》,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一句,歌词也与本课的内容有关。(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宋词
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这是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来说的,他的词少了一份缠绵绯恻,多了一份豪迈与豁达。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师生朗读,理清行文思路。
(1)简介作者
师:苏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请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苏轼?
明确: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②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