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孟子的“教”与“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7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31 15:4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孟子就是如此,其主张大致如下: <br>
◆深造自得。孟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只是达到“自得”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如,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孟子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由博反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br>
◆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他曾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 <br>
◆循序渐进。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就是说不可以冒进。他反对“揠苗助长”。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生动地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br>
◆重思存疑。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基于他的读书实践,和对“思”的重视,孟子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br>
◆因材施教。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认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才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译: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禾苗的,有促使品德完美的,有促使才能通达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不能登门受业的人私自取法的。这五条,是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