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万绪一线牵————谈记叙文如何安排线索
- 资源简介:
约3820个字。讲解结合实例,配有名家例文及学生作文。
千头万绪一线牵
——谈记叙文如何安排线索
【开篇妙引】
面对散乱的粒粒珍珠,即使是再高明的工匠,不给他一条串珠的彩线,很难把珍珠穿缀成闪光的项链。写记叙文也是如此,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文线,所选择的事例只能是事例,不能构成有机的整体,更别让文章条理清楚、中心突出。由此可见,线索是写记叙文必不可少的元素。那什么是记叙文的线索呢?线索是贯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洛,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
【在线支招】
记叙文如何安排线索?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有些文章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于是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如林嗣环的《口技》在写精彩的口技表演时,依次用“少顷”、“既而”、“当是时”、“未几”、“忽”、“俄而”、“忽然”来显示表演的顺序,使得文章条理分明,脉络清晰,也为口技表演平添了魅力。
二、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是作者结构全篇常用的方法。如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别记述了他在“百草园”所收获的童年乐趣以及“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乏味,地点的转换暗示着内容的变化,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三、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果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写入文章,就要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如宗璞的《紫藤罗瀑布》,先是看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感到由衷的喜悦,继而由紫藤罗引起回忆,升起曾一度压抑在心上的焦虑、惆怅之情,末尾看到紫藤罗花开得这样盛、这样密,情绪又振奋、激昂起来。文章按照喜悦——焦虑、惆怅——振奋、激昂的感情变化结构成篇,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四、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一件事常由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构成。所以,在交代事件时,要循着事情的来胧去脉交代清楚,才能给人完整的认识。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行文脉络是:渔人发现桃花源——渔人访问桃花源——渔人离开桃花源——渔人再寻桃花源。全文一线贯之,不蔓不枝。
五、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在交代事件时,为了加强情节的真实性,常常以“我”的口吻叙述,于是,“我”的见闻感受就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作者写断腿之前的孔乙己在酒店被酒客揭短奚落,孔乙己教小孩识字、分茴香豆给小孩吃,人们背地议论孔乙己和断腿原因,断腿之后的末次喝酒,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我”始终在咸亨酒店这个“舞台”上活动,是主人公的重要配角,无“我”难以成篇。
六、以具体的物件为线索。也就是说,“物”是文章的主轴,它左右着故事内容,连缀着情节。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是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情节,通过父母查问木雕——“我”赠送木雕——“我”向万芳要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质疑:要木雕还是要友情?文章的主旨通过羚羊木雕,得以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