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br>
1. 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br>
2. 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br>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br>
<br>
教学重点 <br>
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 课前<br>
准备 <br>
分析教材<br>
查阅资料<br>
制作胶片<br>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感受“声中之情” <br>
导入新课<br>
1、提问:我们在课前已经熟读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请几位同学来谈谈其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br>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入对“琵琶声”的文字描写一段。<br>
我们都欣赏过音乐,音乐的世界是美妙的,而文学的世界也是美妙的,让我们从诗句中听听一千多年前的一段琵琶曲。在此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琵琶名曲《春江花夜月》,对琵琶声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br>
一、“声”<br>
我们刚刚已经欣赏过一段琵琶曲,几位同学也谈了谈自己的感受,白居易是如何写下他的感受的呢?<br>
(一)朗读“轻拢慢捻抹复挑……唯见江心秋月白”,注意两点:<br>
A、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来描述音乐形象?通过勾划原诗中的一系列形象比喻,并借助注释来理解。<br>
B、请你在脑海中再现这一段琵琶曲。由几位同学把自己的音乐感受说出来。<br>
(二)教师讲读指导:<br>
1、 比喻句:<br>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br>
提问:以“急雨”和“私语”来比喻乐声,除了书上的注释“粗重”、“轻细”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相似之处?<br>
(提示:急促的节奏感)<br>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br>
提问:为什么不说“一把珍珠落玉盘”?<br>
(提示:除了“清脆”,还有一种声音或粗或细,错落有致的感觉)<br>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