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案10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教学目标
1、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2、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 教学重难点
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风情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
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三、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 教学方法:自由合作、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 整体把握内容
2、 研读课文
二、 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快乐的事情。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动的音符。
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另一个童年生活。
三、 生字词
惮 踱 棹 楫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怠慢 潺潺
模样 絮叨
四、 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全文
2、理清小说的脉络,把握小说的内容。
小说描写“我”幼时的一段乡间生活,主要刻画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小说按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组成。其中,看社戏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四层:(1)看戏前的波折
(2)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看戏
(4)偷吃罗汉豆
3、按照叙述的先后,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并指出详写,哪些是略写。(课文的情节是如何发展)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五、 品位课文
(一)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勾画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