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复习古典诗词赏读与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8/28 10:03: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380字。  古典诗词赏读与练习
  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①,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释】①《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这一句化用《三国志》评论陈登的话,说明自己平生具有湖海那样宽阔豪迈的志气。②剩,尽量;“燃犀”,《晋书•温峤传》:“燃犀角而照之。”后人用“燃犀”作照妖魔的意思。“燃犀处”,也就是消灭敌人的地方。
  【阅读训练】
  1.“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同是“吹角”,姜夔在《扬州慢》中这样写道:“ ,都在空城。”张词是为胜利而吹角,姜词则是描绘了一幅破败荒凉,饱尝战乱之苦的扬州图画。
  2.“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句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3.本词意境阔大,语言极富特色,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其语言特色的看法。
  【知识链接】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虞允文在东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正任抚州知州,捷报传来,他欣喜欲狂,当即写了这首《水调歌头》。从题目可以想见词人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写作本词的缘由,点明了本词的主旨。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①,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②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门外楼头:形容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说的是隋朝大将韩擒虎已经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跟他的宠妃张丽华还在结绮阁赋诗作乐。②吴、东晋、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京都,史称六朝。
  【阅读训练】
  1.词的上片有哪些意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作者以此为结句,有何用意?
  3.这首词用典十分贴切,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知识链接】
  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宁初出任江宁知府的,两年后即入中枢为相。这首词当作于任知府期间。作者面对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阅读训练】
  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
  2.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3.“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词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