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教案
教学设计:光明中学叶义基
(课前屏幕显示孙中山先生像,播放“毕业歌”)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开始第二单元的学习。第一篇课文,是从当代著名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所作的传记《世纪伟人——孙中山》中节选出来的。
在初中学习近代史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本文没有写孙中山轰轰烈烈的丰功伟业,只选取了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来折射他的“布衣”本色和高尚的品格。
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传记,传记是专门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属于写人物的记叙文。为了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品质,往往采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描写等手法。这一点,在学习的时候,请同学们留意。
学习本文有以下四个学习目的:
一、 教学目的:【屏幕显示】一
1、 学习传记文体的特点。
2、 掌握本文先总后分,以及通过人物语言、行动描写、环境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手法。
3、 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人物分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学习孙中山先生当担临时大总统以后,仍然保持平民意识、生活淡泊、节俭,遇事首先想着人民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点:【屏幕显示】二
1、 第①②段的语言分析。
2、 通过环境、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3、 用一句话总领下文,然后具体描叙的组材方法。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请学生看注解①提供的两个信息:一是文本出处;二是作者简介。请学生看标题:引号表特定称谓。“布衣”和“总统”反差巨大,凸现孙中山品格的崇高。标题鲜明,吸引力大。
(一)讲读课文(请同学们给每段标序号)
1、 读第一段,分析:
坐都:坐,坐镇,都,都督,掌管。名词作动词。
“坐都”后省略介词“于”,坐都南京,指在南京坐镇,掌管军政大权,意思是在南京当上临时大总统。
文中这样写,很有气势,“坐都”表明位高权重,声威显赫,与下文“布衣总统”形成鲜明对照。
“喜欢”的宾语“…称呼他。”
【小结】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总领下文,显得眉清目楚。
2、 读第②段,提问:
① 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哪里承上,哪里启下?
② 分析“这个故事起自……”的语言结构。
③ 这故事精彩之处在哪里?
(阅读下面③④段课文然后回答)(可讨论)【屏幕显示】三
精彩故事:
A 张之洞不悦,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上联退回。(故事缘起)
B 孙中山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写了下联,再送。 (故事的经过)
C 张之洞大惊,立即迎见,还有以大礼相待。 (故事的结果)〈喜剧式结局〉
名片背面: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退回。
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候——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