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老王》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 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
3. 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呢?为什么呢?
总结:其实,在老师的眼中,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善良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绛的一篇作品《老王》。
杨绛,生于1911,她是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洗澡》是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就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她的丈夫是著名的文学家——钱中书先生,钱中书先生的代表作就是《围城》,这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大家有时间也要读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作者的丈夫呢?我们来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介绍课文的体裁和分析题目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而且写的就是老王。
三、学习生字词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叫个别学生给生字词注音和解释,然后全班同学读一遍。
四、分析课文
1.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用3分钟时间让同学们带着善良的心去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体现了老王的那些性格特征,他的这些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的?
总结:老王是一个生活得很艰苦的人,但他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A、为什么说他生活很苦?
三轮车夫——职业
老王的基本情况: 一只眼瞎——生理缺陷
(苦) 塌败的小屋——居住条件
(插入分析句子:“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说明了他的职业是三轮车夫,而且还是“单干户”——个体户。
重点分析第三点,“多年”,为什么老王住在那里多年呢?他有没有工作,有。可是他赚的钱多不多?不多。为什么?他的生意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因为他有一只眼瞎了,乘客怕坐他的车,所以除了作者,大概没有人坐老王的车了,所以老王赚的钱只仅仅能够活命,其它的生活环境,他并没有能力去改善。)
B、老王虽然长期过的是很艰苦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钱而去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反而,他却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课文有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①愿意给我们带送冰,车费减半。
总结:老王——善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放心。
③受了人家的好处,临死都不忘报答人家。
(①:分析“前任”,“他从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而且作者还说“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更说明了老王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