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中学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城西中学第二次阶段测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45分钟)
亲爱的同学,七年级的我们开始了崭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正在发生一场“革命”。对此,你肯定有了真实的感受。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一、 积累与运用。(24分)
1、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写在四线格上,并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汉字。(6分)
玷污 呵责 倔强
洗zhou 蹂lin duò落
2、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结合语境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B.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C.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沦落、流落,指行道树的生活条件、自身形象大大跌落。)
D.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整个形体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 ,婉约 ,粗犷 ,细腻 ,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C、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D、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4、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5、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项为之强 C、是知也 D、见不贤而内自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想》一诗,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是流沙河。
B.《行道树》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并且还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
C.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儒家的创立者孔子。
7.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时常) 吾日三省吾身(三次)
B.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心尽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任)
C.温故而知新(旧的学过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话)
D.人不知而不愠 (怨恨) 不亦君子乎(有修养的人)
二、填空、默写。(24分)
1.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各具风韵 珍重 险象环生 珍惜
①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_______的清新。
②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_______。
2.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①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远乎。
3.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吾日三省( )吾身
②学而不思则罔(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4、根据《〈论语〉十则》中句子的含义,把它们概括成成语。(6分)
(l)、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 )
(2)、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 ( )
(3)、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在那里
( )
5、仿照例句,另外再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仿句:理想是 。没有理想,就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