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六首》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5 22:24:2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50字。

  6.诗六首
  福鼎二中    董文雄
  一、唐诗的鼎盛到宋诗的继承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宋诗陷入了最冷落的命运。
  1、简要勾勒唐诗的繁盛景象。
  (1)从诗歌体裁上(古体诗、格律诗);(2)从诗歌风格流派上;(3)从诗人数量上;(4)从诗作内容的范围上。
  2、余音晚唱——宋诗。
  尽管诗这一文学样式在唐代完成了它的辉煌,而后世的诗人依然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虽然他们没有开拓诗的疆界,但是他们“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钱钟书《宋诗选注•序》)。吴之振在《宋诗钞•序》中对于宋诗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宋人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
  二、诵读诗作,品味意蕴
  王国维先生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请同学们说说三首宋诗中的真景物或真感情。
  1、《书湖阴先生壁》
  这首小诗四句都是在写景,在写景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怎样的意义?
  “茅檐无苔”“花木成畦”是从居室主人的角度来写景的:“茅檐无苔”是因为主人勤快打扫;“花木成畦”是主人亲手栽种的,表现出主人质朴、自然的生活追求,在清苦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一种对闲适自在生活情致的追求。而“一水绿绕”“两山送青”是对生活环境周围自然景物的描写,对水和山人格化的描写,表现出对居所的呵护,自然亦有情啊!而又从这一角度更加突出了对主人高尚情致和清高人格的赞同。
  作者所呈现的诗意,在艺术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护”一“绕”一“送”,将山水有情,对田地中庄稼的呵护,人格化地表达出来,目的在于突出自然山水与居所主人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同时化静为动,绵延深长,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刘大杰先生评价王安石的诗“格高意妙”,他的“小诗”(绝句)“雅丽精绝,令人有一唱三叹之妙,在宋代诸诗人中几乎无人胜过他”。
  2、《登快阁》
  既有直接对真性情的抒发,也有对真景物的描写。
  真景物:“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万里归船弄长笛”。
  真性情:“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此心吾与白鸥盟”。
  在真性情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比较复杂的:有了却公事之余而获得的一种闲情,有登高观景而引发的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寂寥,有想归隐山林而对现实的官场又心有不甘的矛盾心情。
  这些真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三、四两句诗化用了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以及柳宗元的“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明”。尽管是对前人诗句的化用,但此处,不露斧凿的痕迹,巧妙自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宋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