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复习之古诗文鉴赏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7 22:16:4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70字。
  古诗文鉴赏策略
  (225777)江苏省兴化市沙沟初级中学 王进喜
  诗词鉴赏既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盲点,也是近几年的中考热点。因为这种题型既能考查考生的知识水平,也能检测考生的分析、综合、辨析以及概括整理的能力。那么在考试时如何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加大背诵积累。只有背诵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方能熟能生巧。记诵多了,才能对诗文的题材、体裁、意象组合规律、意境表达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情况有所了解,也才能谈得上鉴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抓住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意境,就可悟出全诗的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思乡之情。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的“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既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读懂字词意思。因为古诗文表达凝练的特点,其中字词往往有丰富深刻的意义,在组合连缀上也各具特点,所以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字词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中“潜”字历来为人称道,它写出雨犹如精灵一般不知不觉洒落下来,细小、轻柔。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一个“绿”字写活了春色,一个“敲”字道出了夜阑人静。
  3、注意修辞手法。作者往往借助比喻、想象、拟人、互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命题人常以这一角度设题,要求辨析和理解表达。因此,考生要能够准确辨析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树”比喻白雪,写出了雪景之美。再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就是用夸张的手法,不仅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也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4、关注名言名句。对于千古流传的佳句,考生要认真斟酌,仔细推敲,含英咀华,其中自会有一番独特的滋味。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对天下有情人的殷切祝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把离别之情写得是那样豁达昂扬。
  5、明确诗歌的实笔和虚笔。由于诗歌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其魅力往往表现在虚实之间,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让人为之叹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