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24 21:29: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70字。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第二单元
  同安一中  刘映春
  一、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三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及五首推荐诗词。    
  单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境;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把握以下单元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强调的是对诗境的品味,而诗歌意境的构成依赖的是意象和意象之间的组合。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中景、理、情。
  4、“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强调的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还必须通过诵读这种最基本的读诗方法来实现。因此教学中要强调在诵读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升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能力。
  5、“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是建立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要求的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对诗人生平和为人的探究的基础之上,再依据选修课教学目标的界定,仍然要引导学生要在鉴赏本诗词的基础上拓展开来,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作者和词风等文学常识,为今后的诗歌学习作好知识的积累。
  6、“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要掌握诗歌鉴赏一些基本方法,尤其是情景结合的基本方式(①即景抒情,②直抒胸臆,③寄情于景,④情景相生)。
  二、专题研究
  本单元涉猎了从唐初张若虚到清初的纳兰性德,包括代表中国古典诗词高峰的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的作品,时间跨度大,风格多元,但重点突出。在专题研究中,我们选择地介绍主要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并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相关知识,把知识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习,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孟浩然、王维: 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世人王孟并称。
  孟浩然:以五言短篇为主,以清旷冲淡为基调,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夜归鹿门歌》一诗不事雕饰,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优美, 意境清迥。既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也流露出自己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
  王维:田园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评)“诗中有禅”的意境。后代诗家称之为“诗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