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卷)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详解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Ⅳ全面详解
(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用)
一、
1. 答案D。“着”和“和”是多音字,“着”在“着想”中读zhuo,“和”在“和稀泥”中读huo。而
“暂”只有一个读音,读zan;“忾”也不能用形声字的办法去读半边字。
2.
答案D。A组中“各行其事”中的“事”是错字,该成语的意思是各做自认为正确的,本字应为“是”。B组中的“翻云复雨”的“复”错,应为“覆”,这两个字的词义不同。“复”的意思是“再一次”,而“覆”的词性是动词,从词的构成可以判断出该用“覆”字。C组中的“璀灿”的“灿”错了,应为“璨”。只有D组没有错字,故选D。
3.
答案C。“起用”和“启用”两词用法不同,所用范围也不一样。“起用”是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而“启用”是开始使用;“起用”只能用于人,而“启用”则适用范围较宽,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原句中是说“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开始”用,自然应选用“启用”了。该题于1991年第三小题已有涉及。“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两词中有不同的语素“味”和
“验”,“味”有品味之意,从搭配对象来看,“酸甜苦辣”应搭配“体味”了。“侧目”的意思是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是贬义词。而“刮目”是说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褒义词。本句是说父亲虽然不是出身于科班,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令专业人士怎样,自然是“刮目”相看了。
4.
答案B。“捕风捉影”这个成语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用于一位被誉为“农民诗人”的老人观察、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当然是褒贬不分了。
5.
答案A。A项没有错误,该句由两个句子组成,一是总体介绍凤凰电视台的情况,一是分别说明“凤凰”一词和台标的组成。分清了层次,该选项不难选出。B项的冒号用错,引号中的内容是作了该句的成分;用了冒号后,该冒号要管到哪里呢?C项的错误是误用了书名号,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推出的是“计划”,不能用书名号。D项中的问号用错了,因为问号之前,句号之后的“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它作了后面两句的主语,该用句中停顿点号——逗号。该选项中的分号并没用错,这是逗号活用为分号,以强调“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性。
6.
答案C。A项的错误比较明显,犯了一面和两面不相应的错误。B项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D项缺少主语,主语被状语掩盖住了;或将“对”删掉,让
“法律水平”作主语。
二、
7.
答案B。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该句是说茶马互市是军费的“补充”,显然不是宋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