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一模块《向青春举杯》教参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第一板块 吟诵青春
【学习目标】
1.与文本对话,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2.反复吟诵,品味文本,体会诗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文本信息采集】
一、基础知识
1.字词点击
寥廓 峥嵘 遒 遏 嬉游 澄清 摇曳 惆怅 不屈不挠 眺望 喧响 寂寥 颓圮
2.找出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语句,加以品味欣赏
3.了解词和新诗的有关常识
二、学习指导
《沁园春·长沙》创造了一种雄伟壮丽的艺术境界。《致青年公民》对青年人提出了希望。《相信未来》《六月,我们看海去》表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几首诗表现了不同时期青年人的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复吟诵、透过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韵律领会诗歌的情感。
【高考信息下载】1999年全国高考第10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体味和分析。
本题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为正确项。D项表面上是考最后一节“我”的含义,实际上是考诗的构思,必须对照第一节诗人以鸟自喻紧扣鸟对土地的感受抒情状物的结构主线,才能知道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可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指主人公自己了。
【巩固练习】
一、 语言知识和表达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