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几首唐诗宋词》 冷成金
讲人简介:
冷成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为韩国韩瑞大学客座教授,主持并完成了国家“九五”社科项目 “中唐至北宋文学的嬗变”。
个人主要专著:《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文学与文化的张力》、《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隐士与解脱》、《古道酣歌》等。
内容简介:
唐诗宋词可以说是臻于我们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但是唐诗宋词何以为美?我们一直不甚了然,中国古代的很多选本以及无数的点评,只告诉了我们哪些诗是美的,但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它为什么是美的?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传诵着,它为什么会成为永不过时的经典?我们说因为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已经超越了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每当你吟诵起来的时候,你都会产生一种价值的空没感,无所依靠,孤苦无助。当你正视直面你的生命的真相的时候,你就产生了悲剧感,这就是悲剧意识的觉醒。而悲剧意识的觉醒,恰恰是价值建立的一个前提。
像陈子昂这样的诗,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是经常出现的,如果你翻开《唐诗三百首》,翻开《宋词选》,随便翻一翻都会遇到类似的句子。这些句子它都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象,不同的语境表达了同一个基本的母体,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母体。这样的诗它直奔你心灵当中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使你最为感动。所以它能成为永远的经典。
还有杜甫的《登高》和《秋兴八首》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合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当你读完了这些诗,你的心理就被抚慰了一遍,为什么呢?你的整个价值建构的精神历程,就走了一遍。
我们大家更熟悉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从本质上讲,它有消极的味道,同时也有对悲剧意识的超越。它在破灭你英雄梦的同时,又告诉你一条超越的道路,这就表现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这首词之所以被大家被一般的读者,不是被专门研究家所喜爱,而是在一般的读者当中广泛流传,主要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这一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