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提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20 10:38: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430字。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第一单元诗歌的情感特点;
  2、把握诗歌鉴赏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一、|整体感知
  第一单元是对中国新诗的鉴赏,这四首中国诗词,大都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其主题,可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抒发的是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抒发的是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抒发的是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的是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二、诗歌鉴赏的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一)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1、 人物形象又有两种类别,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的《静夜思》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的渔翁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所以,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 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同样,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
  3、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象。同样这些景也刻上了诗人情感的烙印,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总之,诗中的形象人也好,物也好,景也好,其背后一定有诗人站在那里,诗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诗人的感情寄托而已。所以这里就涉及到意象一词。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