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24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惴惴 踹开 端正 喘气
B.磋商 蹉跎 差使 嗟叹
C.妖娆 阻挠 侥幸 富饶
D.玷污 粘贴 请帖 沾染
答:(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不省人事 坦荡如底 荼毒生灵 声名狼籍
B.敝帚自珍 怨天尤人 莫名其妙 姹紫嫣红
C.惟妙惟肖 并行不背 笔耕不缀 与日俱增
D.相题并论 僵旗息鼓 潜滋暗长 询情枉法
答:(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钱老淡泊功名,生活俭朴,除了读书,没有其他嗜好。
B.林云同学热心助残的先进事迹在校黑板报刊登后,同学们纷纷效尤,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C.十年不见老爸,他已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确实老了。
D.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风格迥异,前者追求自然、淡雅,后者讲究对称、色彩。
答:( )
4.下面横线处依次应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20世纪接近尾声之际,人类不得不 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曾与人类长期厮守相伴的物种正以平均每天上千种的速度从地球上 ,而人类却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增长。
A.悲伤 消灭 繁衍
B.痛苦 消失 繁衍
C.悲痛 消亡 生长
D.悲伤 消失 生长
5.读下边三组句子,按提示各选出表述准确的一句。(2分)
(1)提示:强调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A.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确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但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
B.学生的学习时间的确很紧张,但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仍应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答:( )
(2)提示: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一定要人人参加。
A.难道这样的活动不应该人人参加?
B.难道这样的活动非人人参加不可?
答:( )
(3)提示:强调完成“这项工作”不容易。
A.他晚上12点刚过便完成了这项工作。
B.直到晚上近12点他才完成了这项工作。
答:( ) 6.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仙人掌啊, 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讨着……
(2)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①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的吗?
②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吗?
③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④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 )
7.选出下列句子在特定的语言场合使用不得体的一句(2分)
A.某图书馆在墙上挂了一幅标语:“求知使人进步,知识就是力量。”
B.某中学有一个教室贴了一幅标语:“人生求痛快,先痛而后快。”
C.某中学校门处立了一块告示牌:“同学,进出学校请佩戴校徽。”
D.某体育馆内挂了一幅横标:“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