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1.了解“表”等有关文体知识。<br>
2.学习本文陈事抒情叙理的方法。<br>
3.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常见文言现象。<br>
教学方法:<br>
1.重点难点:陈事抒情叙理的方法。<br>
2.分析归纳理解<br>
3.一课时<br>
教学内容和步骤:<br>
一. 导入新课<br>
由《出师表》引入新课及文体介绍。<br>
1.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感人的力量。<br>
2.“表”,意义同“疏”,是古代大臣给皇帝的奏章。<br>
二. 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br>
司马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也为了减少灭吴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故对三国文士实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又侍奉祖母甚孝,以“孝”闻名乡里,晋武帝屡次请李密出来做官,催逼甚紧,李密因祖母无人奉养,辞官不就,写下了这篇《陈情表》。<br>
三. 研读课文<br>
李密的这篇奏章并不好写,因为自己是亡国之臣,若对晋武帝的征召力辞不就,就有心系蜀汉之嫌,不但达不到侍奉祖母的目的,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对这篇奏章的特殊读者——晋武帝,必须以情动之。<br>
最终的结果是,表章上后,晋武帝果真为之动容,说:“士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