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4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 诗文填空(0.5分×12=6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 ,一览众山小。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潮平两岸阔, 。
5、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名句 , 。
6、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7、“日”、“月”、“山”、“水”曾无数次出现在历代诗人笔下,请你各写一例所含此之诗句。
日: 。
月: 。
山: 。
水: 。
(二) 语言运用
1、 仿照下列例句的形式,以“爱”为话题,写一个句子。(2分)
(要求:1所写对象不限,可写人、物、事、景… 2、必须抓住所写对象的特点)
例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莺歌燕舞,爱她的桃红柳绿
。
2、 根据下列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其中的人物说出他想说的话,(2分×3=6分)
情境材料:李丽同学是某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她有许多话要倾诉。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 ,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老师参加。(不能出现校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李丽同学盛情的感激学校、老师对她和同学们的培养:
。
(2) 接着,她又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们临别赠言:
。
(3) 最后,她从学生的角度对学校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
二、 阅读理解
记叙文阅读 (14分) 选择
1、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是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2、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 ,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父亲送走,咱们就离婚”。
3、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4他一惊,父亲昨晚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睛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5、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6、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的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7、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原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 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8、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已故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的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