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来教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从古至今,教育在人类生活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与个人的人格发育、品质形成、知识增长有关,也与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关。<br>
很多人都认为,做老师不就是传授知识吗?我不知道在别的学校怎样,但我知道在一般的中学里,这是远远不够的。想想在被重点中学挑剩后学生的心理与素质吧,就知道我们的工作注定要不简单。<br>
在一般学校里的学生的所作所为,与老师的期望实在相差太远了,总是听见有老师在骂学生的不自觉、不努力、不守纪律,在叹息着恨铁不成钢!然而,这教育不是可以在一声叹息中就能实现的,如何让学生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呢?于是乎,我们老师除了卖力地教还得狠劲地管!但这究竟如何管呢?在"望生成龙"中许多老师选择了打、骂、罚等手段--是谓不打不成材啊!<br>
有人在一些小城镇和乡村做过调查,结果是:几十张学生对调查采访的回答,每一张都是控诉和呼吁。挨打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老师布置作业有时居然会叫同学抄写同样内容达到上千遍,写不完就打。除了一般的敲脑袋,还有令人震骇的花样翻新,例如蹲马步、踩冰水,在雪中爬、睁大眼睛看太阳,等等。 <br>
触目惊心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教育方式何时变了质?我们何时没有了道德感?何时失去了爱心?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br>
台湾的忠信学校以"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神"为教育理念,这句话真正体现了教师职业是神圣的含义。确实,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才是师魂。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忠信的这种理念呢?尤其是当管教已经变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去爱呢!<br>
保罗韦地博士将"友善的态度"即爱学生,善待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