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两则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10 16:21:5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00字。《天工开物两则》教案
  wangania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事实,及封建时代文人在失败中找到自己的前路,勇于献身实业的伟大精神。
  2、积累文言词句,训练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复习鉴赏说明文的要点,如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意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知人论世与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你能说出哪些?            
  众所周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其它如: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二、《天工开物》社会背景介绍:
  1、生产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业上,首先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高产地区由过去的“苏杭熟,天下足”,扩大到“湖广熟,天下足”。其次,普遍推广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棉花的种植,从南方推广到北方,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各省都已成为产棉区,特别是江南的松江地区“官民军皂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开始种植番薯和玉蜀黍等高产作物,如江浙、福建等地盛植番薯。公元16世纪烟草传入中国,一路由日本经朝鲜传入东北;一路由吕宋传入福建、广东。明末已是普遍种植和吸食了。这时,花生也由巴西传入我国,开始种植。太湖地区的蚕桑业、闽广地区的甘蔗、蓼蓝、漆和各种油料作物,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一方面为家庭副业和手工业提供了原料市场,另一方面缩小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扩大了商品化范围。譬如:湖州地区农民种桑是为了出卖桑叶喂蚕,蚕结茧缫丝可供纺织绸缎,所以,苏州地区的丝织业依赖湖州的蚕丝;湖广地区的稻米要送往江浙一带;来自山东、河南地区的棉花供给松江的棉织业。这些被出卖的蚕丝、棉花、粮食,都已变成了商品。 伴随棉织和丝织业的大发展,生产工具也在逐步改进。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脚踏纺车和轧棉的搅车,产量是元朝的几倍。民谣说:“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在今浙江嘉善)纱。”每年供应宫廷、官吏、军队等的1500万—2000万匹棉布,由实物税改为折征银两,政府再到市场上去购买,反映了棉布的商品化。松江地区的棉布,已是“衣被天下”。棉纺织业已成了农家的主业,甚至城内也兴起纺织业。江南有些地区的丝织业已经与原料生产分化,丝织品和原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