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原创)
阿祁
地点:•••中学
时间:2009-5-22
一, 说教材: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本单元所选的这几首现代诗,它们的创业背景不同,风格情景不同,但都属于抒情诗。其中有抒发对历经磨难而又经历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有表达了孤身居住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有讴歌了青春,讴歌了希望,倾诉童年的梦想。作者艾青,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曾赴法国学画,后开始诗歌创作,回国后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举成名。这首《我爱这土地》写于风雨飘摇的1938年,那时日寇的铁蹄正肆虐着祖国。诗人面对山河破碎,无法抑制内心的拳拳爱国之情,报国之心,于是拿起笔,毅然投身抗战洪流,写下这首诗。
二, 说目标:(教学目标)
1, 苏霍姆林斯基: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诗歌的审美作用。可以借诗歌来濡染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特别在这首诗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2, 思想品德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中表现的对历经磨难儿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3, 知识掌握目标:了解诗歌的特点,通过朗读,背诵,拓展阅读来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
4, 能力目标:能把握诗歌的意像,能体会诗歌 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欣赏诗歌。
三, 学情分析:本人所教学的班级是初二年七八两班,这两个班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理解能力并不高,特别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较浓而且互相影响。教学时不能只做纯粹的分析,还应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理解接受。
四, 说教法:1,本问的教学重点是朗读品味诗歌,因此应先教给学生诗歌朗读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做到情感的迁移。
2,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意象的分析,即从意象入手引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3,合作探究;重视学生的参与合作,启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去探究,以此来突破:“欣赏文学做婆娘,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这一难点,从而体会诗的内涵。
五, 说学法:1,重视学生的实践调查:学生从调查学习入手,调查作者和写作背景有关的材料,在调查中形成对诗歌的自我理解。
2,多朗读,朗读中体会诗歌浓郁的情感,从而体会美感。
3,把握意象分析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完成请感的迁移。
六, 教学设计
1, 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先由学生谈谈课前预习情况,谈谈收集到的关于诗人艾青,关于诗歌的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强调创作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