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
1.【《中国考试》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A】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理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愚与智,荣与辱……
根据材料的提示,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以“走出哲理的误区”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写—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等。⑧不少于800字。
2.【《中国考试》2004年高考模拟试题B】
据说,犹太王大卫的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的天地。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请以“忘与不忘”为话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04年北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一)】
在电子邮件上有这样两则故事:
其一,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
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
其二,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业中说他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
中国老师斥责他:“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虽是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请以“态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谈自己的感受或为我们讲述故事,或展开想象,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04年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五月供题训练】
荒漠中的生命各种各样,引人注目的有两群。
一群是温顺的绵羊,他们默默地走着。其中一只嗅觉超人的灵敏,他闻到了他渴望的嫩草的气息,他离开了同伴,追寻着感觉,来到了那片绿洲,咽下一口食物之后,他匆忙去寻找他的同伴,所幸他们没有走得太远,他们受到这只羊激动的神情的感染,也激动起来,然后他们一起来到了绿洲。从此,绿洲中又多了一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