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课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3 12: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背景
对散文的阅读,可以说大多数学生是无从下手,一篇文章读下来,只认识几个字,即使是读两遍、读三遍,对思想内容还是一无所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散文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而把握内容、理清思路,从而了解文章的观点,应是散文阅读的重点。
怎样让学生迅速地理解课文,从而了解文章的观点成为困绕学生阅读的一个大问题。
二、教材分析
在高中一年级时,我们也学过一些散文,但它不是按单元编排的,如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胡同文化》等,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第二册第三单元中的《黄郦》、《我与地坛》等,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高中第三册第四单元是抒情散文单元,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的意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艺术手法。
《灯下漫笔》是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其体裁属于说理散文,鉴赏重点是散文的情和理,它是在以上各单元学习重点上的深化鲁迅的文章一向是较难理解的,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是文章的思想观点及语言。而鉴赏情和理要建立在对每一篇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基础之上。所以,教学这篇文章,首先要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主题思想。其实,以前所学过的无论是概括要点、分析评价还是感受情感,都要以整体把握、理解课文为基础,而抓关键语句对理解课文有重要意义。
三、课堂实录
师: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说过自己是“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那么,在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先生在1925年4月29日夜所写的《灯下漫笔》。
我们阅读文章,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一篇文章要做到“四读”:读课文前的提示,读课文,读课文下的注释,读课后练习题,从整体上大致了解课文。早读的时候,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地方。
生:根据老师发给的补充资料里所介绍的散文的分类,这篇文章属于杂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