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ppt1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3.4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0 20:09: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4张,以学生自学为主,又以丰富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教师自渎课的教学思路。说课稿约3030字。
  《马说》说课稿
  一、导入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其实这除了人才自身才华素质,还需要外部的条件,如机遇等。而当中我们又通常把善于发掘人才的人称作什么呢?对,伯乐。而唐代的韩愈在《马说》一文当中就探讨过上面这个话题。今天我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马说》。
  二、作者、背景介绍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昌黎先生集》。
  背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
  体裁:《马说》题目中的“说”,按照预习提示这是一种体裁类型。那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初中阶段还学过哪一篇古文是同属于这种类型的?《爱莲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也称“杂说”。而它较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写法灵活、自由。“马说”即谈马,论马。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梳理字词。我们已经要求大家做好预习(先请大家拿出预习作业),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翻译、互相补充。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先标出来。我们最后在一起解决。
  四、语句翻译
  (一)重点词语
  (1)千里马:日行千里的良马。(本文指人才)
  (3)辱:辱没。
  (5)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8)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10)等:等同。
  (11)常:普通的。
  (12)策:用鞭子打。 
  (13)道;正确的方法。 
  (14)尽:竭尽。
  (15)材:通“才”,才能。
  (16)鸣:鸣叫。
  (17)通:通晓。
  (18)执:拿着。 
  (19)临:面对。 
  (20)知:识别、了解。
  (二)常用词积累
  (1)而:可是,但是。
  (2)故:因此,所以。
  (3)于:在。
  (4)之:的。
  (5)以:凭借。
  (6)虽:即使。
  (7)或:有时。
  (8)其:代“千里马”。
  (9)是:这种,这样。 
  (10)能:A、能够;B、能力。 
  (11)安:怎么。
  (12)之:代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