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课文精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0 17:12: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30字。
  《我很重要》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毕淑敏,女,1952年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疗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30余次。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17岁时,毕淑敏在西藏阿里高原当兵。挑战生命极限的体验,让毕淑敏确信,只有一步步前行,目标才能越来越近。年近30,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在一个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35岁时,她开始写作。从医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完成这个转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可当她感受到文学创作的魅力时,便一如既往地执著。终于,她跻身于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列。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被改编成电视剧。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拯救乳房》(原名《癌症小组》)正被多家报纸连载。46岁,正值创作盛年,毕淑敏却将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全部放下,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她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开了一家心理诊所。
  作家毕淑敏正用自己的笔,记录着非常时刻和非常心情,她的《假如我得了非典》,让我们懂得要用机智和幽默去对待苦难;心理咨询师毕淑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更多的人摆脱恐惧,选择乐观。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战栗(zhàn)濡养(rú)粗糙(cāo)瞳孔(tónɡ)
  微蹙(cù)简明扼要(è)菽粟(shū)
  2.词义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也可以指一种现实或景物并非由于人工作用而存在。
  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万劫不复:永远不能恢复。
  生死攸关: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菽粟:泛指粮食。
  附丽:依附,附着。
  濡养:滋养。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本文计40个自然段,根据表达内容和行文特点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1~7自然段)从反面引出话题,“我”到底重要不重要。
  (二)(8~28自然段)从八个方面阐述“我”很重要。
  1.“我”为万物之灵。
  2.“我”为人类的精神之火。
  3.我们都是机遇的产物。
  4.面对父母,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5.面对相濡以沫的同道,“我”不可缺少。
  6.面对孩童。
  7.面对朋友。
  8.面对事业。
  (三)(29~40自然段)进一步强调论点。
  二、内容详解
  全文计40个自然段,根据表达内容和行文特点,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在一个讲究谦虚的国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求突出别人和集体,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是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如果有一个人反其道而行之,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视此人为异类,并且可能会受到“群起而攻之”的“待遇”,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