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60字。
浅谈周作人
汉语言文学(3)班 陈丽敏 0705010012
摘要:周作人在散文创作这一领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从他的散文和诗歌的风格特点来谈谈我对他的认识。周作人是美文的首创者,他的创作尤以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在散文方面我针对周作人散文的两个艺术特点:平和冲淡和善于将生活方式和情趣与散文小品相结合,进行论述。此种特点在周作人自身态度上表现为真诚、随意、平和的“谈话风”特色。在取材的广泛上展现了其学识的丰富。在诗歌方面,我则选择了他写的《儿童杂事诗》,来浅谈他的贡献。
关键字:周作人 散文 诗歌
大一时,当我刚刚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时候,我读到了周作人的作品,并喜欢上了他的风格。此后,我陆续地买了一些他的书。到今天,我觉得对于周作人其人其文,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从他的散文与诗歌中提炼出他的思想,来谈谈我对他的了解。
在散文创作这一领域,周作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为中国散文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并且首次引入了美文这一概念。
对于散文创作而言,平淡是其最高的境界,而平和冲淡却是周作人始终没有放弃追求的或者说是努力靠近的创作方向和心境。他的平淡,不是不用技巧,而是匠心独运,不露痕迹的。如《喝茶》中“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又抵十年的尘梦。”还有《北京的茶食》中的 “我在西四牌楼以南走过,望着异馥斋的丈许高的独木招牌,不禁神往,因为这不但表示他是义和团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阴暗的字迹,又引起我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
周作人的散文并不是一味的平淡无味,这些虚实,抒情性的散文不仅仅在描述真实的生活还临摹了真实生活的美与丑。对于《故乡的野菜》这样的纯散文来说,他在表面上的确是追求着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但实际上却表达了他的精神寄托以及内心深处最最深刻的伤悲。一开始,他并没有用很浓烈的语句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反而说自己对故乡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到了后面又流露了“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的失望与伤感。
他毕竟所处的年代是中国社会相对来说动荡的年代。作为一个敏锐的文人,周作人和鲁迅一样都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态。只是周作人力求用平淡的风格为人们揭示一些深刻的东西。就像《初恋》这部作品。在周作人的笔下初恋没有了应有的梦幻与浓烈,而是一件非常普通平淡的事,就像使他对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而说起那姑娘他也只是说那是个“尖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