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1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
[授课年级] 高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别里科夫的个性及其形象的典型意义。
2、学习夸张、讽刺的手法。
3、学习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意义。
2、夸张、讽刺的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设想]
在学生了解其基本内容后加以分析。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读过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它描写了一个趋炎附势,随“势”而变的小人—— 奥楚蔑洛夫,他是穿着警察外衣的沙皇政权的忠实奴仆。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他的经典之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作者介绍: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但局限于表达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带着明显的抑郁哀伤的色彩。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四十四岁,但在他二十五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炼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