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50字。
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在考查能力的要求上有知识、有能力,以能力为主,能过对近年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市自主命题试卷中诗歌鉴赏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一内容的考查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又要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关于古代诗歌的一些知识散见于中学课本中,复习时一定要掌握。对许多考生而言最难的莫过于鉴赏的方法技巧,因为文学鉴赏作为一门学头号有它独特的方法和语言体系。中学生接触这学面比较少,课文中有关文学鉴赏的范文并不多,所以说中学生这一能力相对普遍薄弱。在备考时,首先要掌握古典诗歌的分类(内容上可分为抒情诗、言志诗、明理诗,也可分为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讽喻诗、闲适诗等)、句法特点(语序、对仗等)、用典、表达技巧和艺术风格。其次要掌握诗歌的鉴赏技巧,如诗歌的意象、意境、情境之间的关系(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景衬情)以及诗歌鉴赏的术语。考生有了这些知识和方法的储备,并做到灵活运用,在考场上方能应付自如。
1、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要了解不同时代代表诗人的风格及大体流变,不仅做到知人论世,更要因诗入题,以诗解题。平时训练不能再只局限于唐诗宋词元曲,值得注意宋诗与清诗的鉴赏,同时应当兼顾读本的内容,不可废弃。
2、继续落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抒情方式,清新、淡雅、明丽、含蓄、沉郁、豪放等诗歌风格。综合性开放题型的考查已成趋势,对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作用)的分析势必要有赖于鉴赏术语的准确表述,这样答题才能到位。如艺术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对比、反衬、象征渲染等。风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飘远闲逸、恬然冲淡、沉郁顿挫、雄浑壮阔、古朴典雅、刚健明朗等。
3、明确复习范围:唐宋近体诗(词)以及一部分散曲和小令,决不扩大范围,比如古体诗等。
a.首先选取唐宋有代表性的作家(30位),借助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等,找出30首左右的律诗或绝句,先精心阅读专家的分析,然后自己独立地从诗歌的思路、主旨、情感、技法、语言等角度写鉴赏文字(每篇300至500字),以学会从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赏析诗歌。这种培养积累感性材料的做法,可收以一当十之效。
b.将诗歌鉴赏和写作与文学常识复习结合起来,既可拓展背景知识,做到知人论世,又可提高写作与鉴赏能力,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