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 <br>
1. 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br>
2. 积累典故出处等文化常识。 <br>
3. 背诵全文。<br>
教学步骤 <br>
1.导入:<br>
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王勃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侍读。因戏为《檄英王鸡》一文,被逐出府。22岁时,得补为虢州参军,又因“匿死罪官奴”,幸遇大赦才得以免除死罪。他的父亲因此而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 <br>
王勃最为人所称道,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的《滕王阁序》。<br>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弟。骄奢淫逸,毫无政绩。他精通音律,有才情,修滕王阁以歌舞宴享。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2年重九,于阁上欢宴群僚宾客。王勃南下探亲,适逢其会,即席赋诗作序。<br>
《滕王阁序》:骈文中的优秀篇章,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序当为赠序而非书序。大凡聚散之因缘,登高之见闻,贤主嘉宾之寒暄,旧识新交之志趣等都是赠序应有的内容。王勃才智横溢,文成而为绝响。文因饯别而作,但于宴会之盛数笔带过,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br>
2.文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