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9/22 21:4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歌鉴赏题,从题型方面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问答式,一类是短文鉴赏式。<br>
短文鉴赏式忌讳四点:⑴ 逐字逐句翻译  ⑵没有提出鉴赏角度  ⑶架空原文,只述自己见解  ⑷花大量笔墨引经据典<br>
提倡:开门见山,见解突出,结合诗句展开论述<br>
问答式:需从设题角度入手,进行训练,并总结归纳技巧方法。高考目前采用这种题型。<br>
2003 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考点作了简要的阐释,即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br>
形象在诗歌中包括事物、人物(诗中塑造的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景物。下面就一些典型题例归纳问答式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法。<br>
例:         小松<br>
                  杜荀鹤<br>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br>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br>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br>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br>
分析:该诗属于咏物言志诗。欣赏一首咏物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其次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透过所用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例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或寄寓美好的理解(如贺知章的《咏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再次,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