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20个字。
我校学生人格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策略
江苏南通开发区小海初中施卫菊
关于人格教育的含义,艺术界有种种解释。我认为,仅从一般心理学的角度认识问题是不够的。人格应当是一种广义的人格,主要指以德育为核心,以心理学为基础的非智力因素综合教育。
近年来,根据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我校十分重视开展人格教育,经过几年的摸索,已初见成效。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国家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助人行为、主体意识、法制观念和诚信品质。但因应试教育固定模式的限制,我校不得不在抓德育的同时围绕考分转,再加上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学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人格发生扭典和变态。笔者最近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1) 当今社会雷锋精神需要宏扬吗?(选项:需宏扬;不需宏扬;
无所谓)
(2) 与他人发生争执时,你会如何处置?(选项:谦让反省;不让
步)
(3) 学校组织徒步春游狼山,你赞同吗?(选项:赞同;不赞同)
(4) 当理想遭受“挫折”时,你怎样对待?(选项:放弃;坚持)
调查结果:
(1)雷锋精神:宏扬60%;不需宏扬28%;无所谓12%。
(2)发生争执:谦让反省56%;不谦让44%。
(3)徒步春游:赞同48%;不赞同52%。
(4)理想:坚持60%,放弃40%。
此项调查表明:我校学生在人格上仍存在重要缺陷,这种缺陷突出地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缺少理想、不敢创新、不能吃苦、耐挫力差等。造成我校部分学生人格欠缺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 自身因素
如今的中学生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好事冲动、爱出风头。而他们心理的发展又相对迟缓,远未达到能够正确、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好胜又不能取胜,要面子又没本事,想独立又有人管教,合情合理的需要又得不到满足。学生自己的道德判断力、抵抗诱惑的能力相当薄弱。
二、 家庭教育
我校地处农村,一方面因家长文化水平,思想修养水准低,因而在教
育子女方面态度简单粗暴,久而久之,家长的言行影响到了孩子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四二一”式家庭不断增多,三代人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显示出更多的弱点——老一辈对孙辈过分溺爱,而年青父母又普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物质上给予满足,至于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却无暇顾及,只一句话:“作业做完了吗?在校好好用功,别犯错!”便完成了一天的教育使命。殊不知,长期的不交流,使孩子与父母产生了隔膜,有事闷在心里,处事更是我行我素。这对于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人格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校三(1)某某学生无故出走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典范。该生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