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50个字。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A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赏析
此诗为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裴迪是王维诗友,曾与王维、崔兴宗等人同隐辋川,时相往还酬唱,此诗即是王维酬赠裴迪之作。从题目看,此诗虽为酬赠之作,但其情景兼胜,实为诗中有画的杰出的山水佳章。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既“寒”,表明秋意已甚,而“苍翠”之色愈浓以一“转”字点化,则使静止的山光于色彩的变化中呈显动感;“水”之“潺湲”,本为动态,而着一“日”字,则赋予其亘古如斯的永恒特性,暗寓始终如一的高洁人格。颔联写自身情态,“倚杖柴门”,见神态之安闲,“临风听蝉”,又见神情之专注。颈联由诗人眼中写出,“渡头落日”,原野暮色,“墟里孤烟”,乡村景致,化用陶渊明《归田园居》名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而以落日余晖映照向晚的第一缕炊烟,其画面剪辑之精妙,显然尤胜陶诗。尾联点明裴迪,并以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足见友人乃非同寻常之士,而以“五柳”自况,亦标明自身的品格与趣好。全诗首联、颈联写景,颔联、尾联写人,交替行文,动静穿插,音画相映,情景交融,被称为山水诗中之绝唱。
B
《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