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际遇》教案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8 10:55: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个字。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
  2.继续学习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分段和归纳段意。
  2.难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自读课文,熟悉内容。
  2.查工具书,掌握下列词语,并抄录在本子上。
  际遇:遭遇(多指好的)。
  尘缘:尘世的缘分。
  穹窿:指中间高、四周低拱形。
  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絮语:絮絮叨叨地说。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凝重:凝固而又沉重。
  安恬:安详恬静。
  撷取:摘下,取下。
  惆怅:伤感,失意。
  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
  呜咽:低声哭泣。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它。
  绅士风度:指有教养的美好的举止姿态。。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通幽曲径:通向幽深去处的曲折小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文作者田晓菲写作此文时,是北大学生。她是个有理想、有追求,学业优异的学生。13岁就进了大学之门,而且是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
  她怎么看北大呢?她对北大有怎样的感情呢?学习了此文,我们就会有收获的。
  三、理解课文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若分为三部分该怎么分,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要求几个同学回答后比较)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这样分段,显得自然、合理。
  2.提问: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意?
  要求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并归纳: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各部分再细读一遍,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然后再感受这些句子的情意,最后再做归纳整理。
  第一部分:“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这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大有一种说不清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心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