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30字,分田园诗、爱情诗、山水诗和悼亡诗四辑。
及树楠古诗词鉴赏
第一辑
(一)田园诗
田园诗顾名思义是指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这类诗歌,有的直接描写田园景色,有的勾勒劳动场面,有的刻画劳动者的生活情态。一般表达赞美劳动、讴歌自然、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厌恶官场、淡泊名利的主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如“豳风·八月”实际就是田园诗。但正式被人称为田园诗的,则从晋代陶渊明的作品开始,陶是田园诗派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唐代诗人王维、储光羲,宋代诗人杨万里、范大成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田园诗。鉴赏田园诗,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握诗的总体构思;第二,要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第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例诗1
归田园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田园居》五首是陶渊明弃官归田第二年所写的一组诗,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本篇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田家语”叙述了作者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写得极其亲切、朴实、自然。
开头两句以通俗、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劳动地点、劳动对象和劳动缘由。“草盛豆苗稀”,作者十分坦诚地表明自己疏于农事,致使田里草多苗少,这是诗人真情的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具体写田间的劳作:理荒锄草,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然而,我们看到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其中一个“兴”字,点明劳动的愉悦心情;“带
及树楠古诗词鉴赏
第二辑
(一)爱情诗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而且在人类艺术的巨幅画卷上,写下了最瑰丽的一笔。早在《诗经》中,便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诗,如《关关雎鸠》、《氓》、《拍舟》等。这些诗篇以完整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以及明丽轻快的笔调,展示了爱情的魅力。到了唐代,爱情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局面。其中,武则天的《如意娘》构思新颖精巧,堪与唐代大手笔媲美;李白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白居易的《长恨歌》、王维的《相思》都是十分著名的爱情诗篇。唐代的爱情诗,大大发展了《木兰辞》、《孔雀东南飞》一类乐府诗,出现了五言、七言、杂言以及古体诗和律诗并用,既开创了新体裁,也扩展了诗歌的题材。阅读爱情诗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理解作者深沉、真挚的感情;第二,体味情景交融、清丽动人的手法;第三,揣摩旁敲侧击、曲折有致的构思;第四,推敲委婉含蓄的语言。
例诗1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时的怀妻之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而且对妻子儿女也充满真挚的爱。这首诗写法独特,构思巧妙,本是诗人自己思念妻子,却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诗中从侧面体现了作者也是长夜不眠,望月思归。一位评论家说得好:“不说自己的痛苦,却关心妻子的悲伤,这是杜甫人道主义精神在爱情方面的表现。”
首联中的“独”字,意蕴深远,既体现了夫妻离别的孤单,寂寞和痛苦,也包含了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