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研究性学习课堂实录
时 间:2002年3月19日
地 点:曹钅敝 镇中学初一(2)班(实验班)
执 教:晏金勇
教学目标:1.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课内外衔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物候
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文艺作品的物候知识、生活经验中的物候知识,本地物候资料,并记在日记本上。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致意。
师:同学们,按照惯例,我们先来完成一篇口头作文,题目是棗《学习的兴趣》[投影出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班进行了“日记与作文教学相长关系研究”,“研究性学习实验”两个省级课题的实验,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七嘴八舌地说一说自己的体验。(生七嘴八舌地大声说)
师:好,刚才大家都在很认真的地说,现在请大家将刚才所说的内容梳理一下,马上老师要请同学来说。(生静默思考)
师:好,现在我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争先恐后举手)
生甲:学习中有乐趣?大概不会吧!这是大部分同学的共鸣。但是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最大的乐趣不是游戏中的快乐,也不是被老师表扬后的自豪,而是研究活动中的快乐。下面我就来具体地说一说,告别了梦幻般的小学,跨入中学大门,不久,我们班就进行了日记作文课题的研究,为此,我们班还特意买了统一的日记本,老师要求我们天天写日记。刚开始,我们都不愿意写日记,怕写日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背着一捆柴回家,天已经黑了,由于他回家心切,所以连夜爬山,他正越走越累,忽然听见一个声音:“把你脚下的那块石头拾起来背上。”他没理睬,那个声音响了起来:“把那块石头背起来,不然我要用法力惩罚你。”他被迫无奈,只好背着那块石头爬山了,他翻过了山,天也亮了,把石头放下来一看,哪里是什么石头啊,原来是一块宝石!这个故事说明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其实是为我们好,慢慢的我们就会知道写日记的好处了。从此,我们再也不怕写日记了。上学期,我们班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主要是围绕“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农村初中生怎样度过双休日”这两大主题来研究的。在这个研究活动中,我们通过明察暗访,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研究活动真好!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成长了许多,懂得了许多,因此我认为学习的乐趣是研究活动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