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中语文第三册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芦花荡》
一、 填空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的天上。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
二、 仿写。(选择上题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仿写。)
三、 作者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刻画出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一一举例说明。
外貌(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动作(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刻画了一个自尊自信,爱国抗日,有勇有谋,老当益壮的老头。
四、 仔细阅读“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敌人发了愁。”部分,回答问题:
1、 写老头子的外貌从哪几方面着笔?
衣作,干瘦的脸,花白的胡子,尖利明亮的眼睛……
2、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的“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否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
不能,“鱼鹰”更符合老头子的性格特征。
3、 选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头子的自信?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4、 “敌人的愿望”是什么?
把我们的队伍围困在苇塘里。
5、 选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敌人的愿望没有达到。
2《说“屏”》
一、 填词。
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二、 下列文字分别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举例子)
2、《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一句。 (引用)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分类别)
为什么“现在许多屏风都勾不起我的诗意”?作者认为怎样设置才能使屏风显出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