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赋》之七、八、九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900字。
百城赋(7)
九江赋
刘上洋
城市沿革
九江市地处江西的北陲,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九江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为三十六郡,设有九江郡。西汉时,九江始建县,称柴桑。唐时,改九江郡为江州。明清时为九江府。1917年设九江市。1949年5月九江解放,同年7月设立九江专员公署。1983年7月成立地级九江市。九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就是这片美丽山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九江“途通五岭、势拒三江”,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泱泱世界,都市千万,唯我九江,气宇不凡。东襟鄱湖浩淼,西屏幕阜崇高,南倚匡庐飞峙,北枕长江滔滔。怀峦抱嶂,吞湖吐江,得尽山水之宠,独享造化之功。大江大湖,名山名城,集一身中华所独有;天地形胜,鬼斧神工,蟠赣北举世而无双。特在我有,奇在人无。四海之城,皆惊乎其异,五洲之宾,俱叹乎其绝。
九江之厚,厚之于史。山背遗址,深藏新石器时代文明①,商周矿冶,闪耀青铜器灿烂光芒②。春秋战国,人称“吴头楚尾”,秦王一统,设郡始以定疆。高祖六年,灌婴筑城,自此以降,人兴气旺,由柴桑称江州,改浔阳为德化,名虽更而位益重,经数朝而久不衰。因有九派汇流通江达海之便,向为万商云集舟来楫往之区。著名口岸,七省通衢。三大茶市有其名,四大米市有其位。更倚控江扼湖之势,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多少金戈铁马,几许折戟沉沙。东吴水师,屯军布防,周瑜披甲,甘棠点将③。岳飞镇守,尽报国之忠。元璋鏖战,开大明基业。太平阵垒,血溅刀光剑影。租界内外,怒卷反殖声浪④。南昌起义第一枪,斯地策划;国共宣言齐抗日,斯地发表。一九四九,风雷激荡,东起江阴西至九江,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红旗指处阴霾扫,江城从此乾坤朗。
九江之美,美在山水。庐山雄秀,中外闻名,奇峰雾海,天下独领,荣膺世界文化景观。鄱湖千里,碧波万顷,胸纳五河,大海气象,雄居中国第一大湖。湖口石钟耸立,江湖于此交汇,这边为长江滚滚金波,那边乃鄱湖茫茫银浪,泾渭分明,绵延数里,蔚为神州第一奇观。吴城候鸟王国,当属珍禽福地。最祥是白鹤飞临戏水,最壮为大雁引项高歌。万鸟云汇,不见首尾,誉之“华夏第二长城”⑤。柘林湖千岛浮翠楼阁飞丹,宛若蓬莱之仙境;修水河流韵溅诗仪态万千,尤如桂林之山水。洞有龙宫、狮子、涌泉、峨嵋,千奇百怪,别有“洞天”。寺有东林、真如、铁佛、能仁,暮鼓晨钟,声闻于世。耀邦陵前,松竹肃挺伟丈夫。岳母墓旁,花草陪伴不朽魂。四湖泛波⑥,李堤垂荫⑦。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与湖相拥,湖与城相亲。浔阳楼临江而立云霄九重,烟水亭湖中孤卧如幻如梦。锁江塔倾而不倒,号“江南比萨”。琵琶亭小巧玲珑,似“大唐丽人”。长江大桥横空出世南北飞架,历史名城平添雄伟壮丽风景。
九江之胜,胜诸人文。灵山秀水,英才辈出,勋垂汗青,名扬千秋。刺史陶侃,文治武功;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