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要求]
1、 了解骈体文的一般特点。
2、 了解王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3、 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技巧。
4、 学习本文善于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5、 引导学生掌握“故”、“尽”、“属”、“即”、等重点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文章,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善于用典。
3、 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设想]
1、 文章用典多,文辞简奥,但注解详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完全有能力疏通全文。(教师可以提供译文)
2、 文章对仗整齐,音调铿锵,针对这一特点,可科学设计导读程序,采用五步导读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理解、领悟全文。
3、 安排三个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毛泽东同志对王勃曾作过这样的评价:“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利,
一生倒霉,到处受惩,所以他的为文,除光昌流利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面。为文尚骈,但他领导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毛泽东同志对于王勃及其骈文的评价,在《滕王阁序》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滕王阁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由此可见,这篇序与“诗”、“宴”有关,类似于《兰亭集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
二、了解常识,准备导读
知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又称骈俪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盛。这种文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讲究对仗,一般四六。
2、 平仄相对,音律整齐。
3、 多用典故,讲究词藻。
知经历:王勃才华早露,年少时被人称为神童,诗文闻名,被人称为“初
唐四杰”之一;而且他少年得志,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后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然而,好景不长,因撰《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后入蜀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被贬为交趾令。后,王勃南下看望父亲,途经洪都滕王阁,参加了盛会。两个月后,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对王勃经历的介绍,有助于提高对文章中典故的理解和“牢骚”的把握。王勃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生命结束令人叹惜。坎坷的人生历程、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悲愤,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