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30字。
古诗词中常见乐曲名解读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
gdlczwj
古诗词中常出现一些乐曲名称,这些乐曲往往有特定的寓意,表达出诗人特定的情感。古诗词语句中有时会出现有关古曲调名,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就出现了“梅花”(梅花落)“关山”(关山月),这些古曲调名往往带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因此,了解诗中常见的乐曲名对欣赏古代诗词是很有帮助的。2002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即就此命题:
(2002年全国)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分析:有些考生把“折柳”理解为一个动作,由此谈细节描写等,关键是不理解“折柳”是一种乐府曲调。如果了解“折柳”是一种乐府曲调,也叫“折杨柳”,多写伤怀离别之情,即可感悟出“折柳”的含义。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乐曲名称进行简要解说:
1.《杨柳曲》:汉乐府古曲, “杨柳(留)枝”,有时也作《折杨柳》《怨杨柳》《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送别)之词,以抒写离别之苦或思乡之情。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杨柳》曲勾起了征夫的离愁,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又因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而不能,离情更苦。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关山月》:乐府曲调,也称《关山》,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多写边塞士兵久戍不归和家人互伤离别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诗中“关山”即《关山月》曲调,诗人借此表达了征戍者的离家思归的别情。
3.《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此句只用《行路难》一曲就表现了在“天山雪后海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