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理得真趣——古诗词“无理而妙”浅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5 23:32:0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打破常理得真趣——古诗词“无理而妙”浅谈
张锋
落花飞絮,让人倍感身世漂零,顿生乡关之思;柳丝雁影,令人渴盼云中锦书,顿感别离之苦。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史,本身就是一部与大千万物纠缠不清的历史。孤帆,浮云,落木,林泉,断鸿,羌笛,无不令人产生相似的情怀。这种在情感浸润之下观照万物的审美经验,便积淀为常理。
常理,顾名思义,便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认可、依从的道理。它既有审美上的常理,又有创作的常理,还有自然、生活中的常理。
然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多少诗人大胆探索,解构、悖离常理而为诗,却别有真趣。清人贺裳《皱水轩词鉴》云:“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到底妙在何处呢?且看其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潮水有信,“弄潮儿”不会延误归期。难道仅仅因此而不应嫁与“瞿塘贾”?显然,这有悖常理,而且不合闺阁之道。不过,这“无理”之语恰恰表现了女子因“重利轻别离”的商贾耽误归期而蓄积的怨愤和对耳鬓厮磨长相守的生活的渴盼。能曲尽其意,颇有真趣,自是妙语。南宋诗歌评论家严羽颇为看重“别趣”,在《沧浪诗话》中如是说道:“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古代这种“无理”而有“别趣”的诗词佳作甚多,那么,我们如何进入这“无理而妙”的别一世界,借以品咂个中滋味呢?下面,我不妨对此作一解剖。
“无理而妙”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事理、语词。
一、事理上的“无理而妙”    指违反一般生活情况及思维逻辑,以“无理”的描写和叙述,更深刻地表现事物特征或个人感情。通常有三种情况:
(1)从人的角度道其“无理”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
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亡国之君李煜羁留汴梁,难免产生故国之思,凭栏远眺“无限江山”自在情理之中。然而他竟道出“独自莫凭栏”一语,为何?原来,凭栏南望,又会勾起酸楚的思绪。“莫凭栏”这一无奈下的“无理”之语,恰恰道出词人思国之切,失国之痛。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曾公亮《宿甘露僧舍》
按常理,大江是不可开窗放入的,但是,开窗北望,目光掠过林莽千峰,壮阔的长江卷起拍天之浪,恍如向窗奔腾而来。这幅眩目惊心的画面生动表现了长江恢宏的气势。其笔触之恣肆,造语之神奇,正可谓“信手拈来世已惊,三江滚滚笔头倾”(苏东坡)。不惟如此,它还表现了这位以年老自请罢相,力荐王安石的贤相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
此外,“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恼恨、嫌恶)朝来鹊喜声”(李端《闺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