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备课资料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12 15:25: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00字。《五人墓碑记》内容要点及相关资料
一、内容讲解
  《五人墓碑记》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纵观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段:叙五人死义,旌以碑石的过程。
  第二段:议五人皦皦,不同寻常。
  第三、四段:叙吴民暴动,五人就义的经过。
  第五、六段:议吴民暴动及五人之死的影响与意义。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在写作中多采用对比的写法。 
  全文一共四处对比:以众人死后湮没不足道与五人死后皦皦作对比(第二段),以缙绅在动乱中易志与五人在危难中死义作对比(第五段),以达官逃脱惩罚时的辱人贱行与五人面对死亡时的从容慷慨作对比(第六段),以五人老死户牖,人皆隶使与慷慨就义,为人所敬的不同结果作对比(第七段)。
  在对比中突出了生于草野本默默无闻的五人“激于义”而死所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强调了匹夫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
  二、资料补充
  1.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年),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文学家。自幼聪颖好学,勤于读书,为记所读,每读必录,录后即焚,如是七次方休,故其书房取名为“七录斋”。他的《五人墓碑记》,被收为《古文观止》的压轴篇,读书人几乎无人不知。
  张溥与同邑张采因均具有文名,时称“娄东二张”。起初时他与张采“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合士子十一人为应社。后交游日广,于是在崇祯二年,张溥以“兴复古学,务使为用”为宗旨,联络江浙诸多文人,将全国16个文社合而为一,创建复社,被推为复社领袖。 针对当时尚奇而不知古的文风,提出“夫好奇必知古,知古则必知经,知经则必知所以为人”,其论文也由重文辞转向重人品,重实践。有积极意义。张溥领导的复社全盛时约有三千余成员,以“嗣响东林”自诩,成为明末最有影响的文人社团之一。
  崇祯四年,三十岁的张溥考上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葬亲请假还乡,便不再做官。所倡复社因声势浩大,被执政者所厌恶,差点得祸。后回太仓悉心著述,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16卷,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118卷,各集均有题辞。又为《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断。其一生编著3000余卷,内容涉及经学、文史诸多领域。
  可惜英年早逝,于思宗崇祯十四年病卒,当时年仅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