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3 8:24:2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个课时,约5680个字。
海 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②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③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④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1、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2、了解象征手法和作用。)
3、培养朗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①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②象征手法、对比和烘托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③散文诗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者:陈万华         班级:八(9、15)
教学后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背景知识。
    2、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作者高尔基。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是《海燕之歌》。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海燕》受到了列宁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重视和高度赞扬,列宁曾引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号召力极为强烈的诗句作为自己文章的结语,一篇文学作品能产生这么巨大的影响,这在无产阶级斗争史上是很光辉的一页。《海燕》发表后立即成为进行革命宣传的有力武器。列宁非常喜欢这首诗,并曾在文章中引用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诗歌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诗歌是格式化的,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七言绝句或七言律诗,字数与平仄都有严格要求;而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我们要两者兼得,怎们办呢?有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就是散文诗。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
2、介绍作者
    (1)让学生起来介绍。 
    (2)明确:(出示课件l)
    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lO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3)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后,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朗读《海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注意节奏和重音。 
2、读过课文后你能说一下散文诗的特点吗?
    3、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4、为本文试拟副标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