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6 8:43: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阿房宫赋(教案)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以为如此,所以才在漫漫文学史上才留下了贾宜《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今天我们学习的《阿房宫赋》就是这类借古讽今文章的优秀典范。
二、学习目标
1.品读语言,体会赋类文章的特点;
2.整体感知,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三、文体概说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讲究铺陈叙事,重视辞藻华美,音韵和谐。
赋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四、阿房话题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它没有正式命名,因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当时的人就称之以阿房宫。
五、杜牧风采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他的诗作和李商隐齐名,他俩又被称为“小李杜”。李商隐比他小约十岁,很欣赏杜牧的为人和诗篇,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到:“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李商隐《杜司勋》)  
六、读准字音
①廊腰缦回 màn ②囷囷焉  qūn③不霁何虹  jì ④妃嫔媵嫱  pín yìng qiáng ⑤辇来于秦niǎn ⑥杳不知其所之也 yǎo ⑦剽掠其人  piāo ⑧鼎铛玉石  chēng ⑨弃掷逦迤  lǐyǐ⑩奈何取之尽锱铢 zīzhū  11多于在庾之粟粒 yǔ 12直栏横槛jiàn
七、掌握字义
①六王毕 完   ②四海一 统一  ③不霁何虹 雨后初晴  ④杳不知其所之也 深远 ⑤而望幸焉 皇帝到某处 ⑥函谷举 攻占 ⑦族秦者秦也 灭族 ⑧奈何取之尽锱铢 古代重量单位,极言其小
八、走进文本
1.相信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了,下面先找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是重点描写阿房宫建筑特点的段落,读了本段后,阿房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雄伟、壮观
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它的壮观雄伟的呢?请画出这些语句。
明确: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是不是这些?(是)来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这段是如何体现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的呢?
阐释:“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一句勾勒出了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印象:广、高。“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这一句是就阿房宫的广度、高度两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细致的描写。
好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