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节选) 荷花淀
单元知识总结
【要点回顾】
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的欣赏。本单元为我们精选了四篇小说:鲁迅的《祝福》,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沈从文中篇名著《边城》的节选和孙犁的《荷花淀》。通过这四篇小说的阅读和欣赏,同学们要学会欣赏小说的人物和品味小说的语言,进而形成初步鉴赏小说的能力。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学习这篇小说,首先要从鲁迅的思想和他的作品的整体思想倾向,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并积极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其次,要把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作为重点,思考:祥林嫂周围的人们为什么对她这样冷漠?从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心态?
《装在套子里的人》发表于1898年,当时俄国正处在沙皇统治之下,但工人运动已经发展,工人政党逐渐形成,沙皇政府惊惶万分,采取各种镇压措施,如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增设警探人员等,同时严格控制民众言论。当时贵族、官僚、地主及反动知识分子极端仇视新思想、新事物,为维护旧秩序竭尽全力,成为压迫人民、统治人民的反动势力。本文正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作品通过对别里科夫的思想立场、生活习惯和婚事变化过程的描述,嘲讽、鞭挞了害怕变革、维护专制制度的守旧人物及其反动本性,从而反映了民众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渴求,预示了黑暗统治的必然灭亡。从别里科夫这一人物身上折射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状,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体会作品的讽刺手法及其效果是阅读欣赏这篇小说的重点。小说先从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生活细节着笔,尽力描写其因循守旧、害怕变革的种种可笑之处,然后又详尽描绘其“婚变”的过程,再次将其可笑之处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别里科夫自以为是,以正统卫道士面目出现的自我感觉,进一步增强了描述的讽刺效果。
《边城》阅读的重点之一是理解小说中翠翠和爷爷身上所表现的那种普通人的爱:普通人的爱体现在极其普通的事情上,就是日常的吃住和劳作;普通人的爱有亲情也有爱情,有忧愁也有欢乐;普通人对爱的理解就是互相体贴,相依为命。第二,这篇小说许多语段细腻地描写了翠翠的心理活动,要仔细体会和领悟。
《荷花淀》学习的重点是体味简洁传神的人物语言及其所表达的人物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孙犁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追求诗歌般的意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既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不刻意雕镂,而是运用类似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只求神似,不求形肖。他特别擅长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去发掘人物尤其是农村劳动妇女的情操美。《荷花淀》正是这一风格的最突出的体现。这篇小说仿佛一篇优美的散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只是选取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刻画了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表现了她们美好的心灵。作品通过简洁朴素的对话,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话别”一场,一个没话找话,一个察言观色,一个憨厚淳朴,一个机敏多情,全部是三言两语的简短对话,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女人们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及探夫不遇回来路上的两场对话,也是那样生动传神。四个青年妇女都没有露面,但仅闻其声,就可想见其人,或者伶俐乖巧,或者质朴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