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8/18 16: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br>
<br>
  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首推“创新教育”。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确立“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br>
<br>
  一、创新教育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识的人<br>
<br>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教学论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有待于教师去唤醒。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以构建智能、塑造灵魂为终极目的的人化教育。《论语》中说:“君子不器也。”然而,在教师头脑中还流行着这样一些看法: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这些观点貌似有理,但从根本上看,还是见物不见人,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活力和灵性!<br>
<br>
  打开曾经走俏中国的《学习的革命》一书,虽无实质的理论突破,却也提供了很多材料与建议,尤其是其中一句话,让人们怦然心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是哪位圣哲的至理名言?细看,原来是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说的话。3000年前的声音,洞穿苍茫的时空,给那些照本宣科、孜孜以“灌者”以无情的嘲讽!<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