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指导与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00字。《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指导与同步训练
【课文背景知识】
选自《当代世界名家随笔》。作者清冈卓行,生于1922年,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大理石雕、高204厘米。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50年雕刻的。在希腊神话中,阿佛络狄忒是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掌握人类爱情、婚姻、生育以至一切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其雕像于1820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为半裸全身像,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双臂残缺,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而妩媚。收藏于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字词综合运用】
烘托:这里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攫(jué)住:抓住。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绝妙的境界。
矫(jiǎo)揉(róu)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毋(wú)庸赘(zhuì)言:无须多说。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后指无法想象,不能理解。
奇谈怪论:令人觉得奇怪的见解或言论。
顺理成章:原指写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后来多指说话、做事合乎情理,不违背常例。
迥(jiǒng)然:形容差别很大。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重点难点讲解】
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意。
如何理解本文语言的哲理性是难点。本文语言的哲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哲学意义。本文有很多语句充满思辨色彩。例如:“我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等等。二是语言的美学意义。本文有很多语句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那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等等。
【知识延伸检索】
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即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大约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著名的雕刻家阿海山纳,在神话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用大理石雕成这一艺术珍品,但后来散失了。
1820年在米洛斯岛上,一个叫尤尔赫斯的农民在翻挖菜地时发现一个神龛,里面有个半裸美妙雕像。后来买主们发生争执,在混战中,维纳斯雕像被抛在泥泞里,双臂被摔断了。后来法国人用8000银币从米洛斯当局买回了这个雕像。现今收藏在罗浮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