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导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拿来主义》导学学案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菅广凯
一:学习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2. 赏析、学习本文的喻证法
二.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四、检查预习
1注音:
自诩 栩栩如生 脑髓 孱头 吝啬 蹩进 残羹冷炙
2、 释词:
礼尚往来:
自诩:
吝啬:
蹩进:
孱头:
冠冕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