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案5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设想
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把不懂的语句画下来,由教师组织讨论;
2、学生讨论分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一般疑难问题,并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然后再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3、教师补充学生未涉及的问题,并强调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4、布置适当的训练题目,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老庄和道家思想:(从简)
老子即老聃,春秋晚期人。《老子》又名《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为老子所作,后人略有增益。
老子是道家始祖,是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一方面笃信天命鬼神,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本体——道。在他看来,“道”是“万物之宗”,是第一性的,宇宙万物是从它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道于是取代了上帝,成了宇宙万物老祖宗。道是经常无为的,但它却能创造一切,统治者只要听其自然,无所作为,就会出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庄子著作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作,书名即称《庄子》。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计33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著,外篇、杂篇为庄子后学著。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在宇宙观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同时,庄子又进而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我即道,道即我,道就成为主观精神的东西。